防雷的一些问题解答
1、 如果一栋大楼已有地网,是否可以直接用大楼的地网而不用另做地网?
如果大楼的地网的电阻值达到4欧姆以下,是可以不另做地网而直接用的,但是必须从地网直接用铜线引上来,不能直接在高楼层引地线。在高楼层引地线有可能反过来打坏要保护的设备,当然这时候也可以在接地之间装一个防反击防雷箱。
最好的办法是:另做一个地网,然后把地网与大楼的地网相联,再在机房内做一个均压环,这样的话就比较安全。
2、 在销售防雷设备时,客户会问:如果我们安装了防雷设备,所保护的设备还是被打坏了怎么办,你们是否负责赔偿?
我们可以向客户这样承诺:如果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而被打坏了,我们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可以负责赔偿。如果不是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而被打坏了,我们只负责更换或修理我们的产品。产品质量的认定得把产品送到国家气象局或上海的检测中心去检测。
3、 新开发的防雷模块(80KA)上面有三个接头是作什么用的?
三个接头是用来接遥信开关的,比如:把此信号接到信号灯上,当此模块被打坏了,红灯亮,正常下绿灯亮。
4、 等电位电子开关的用途:
用于信号防雷器接地用,一个机房用一个即可,所有的信号防雷器的地线接到一起,然后再接到电子开关上,开关再到地网上。它可以起以下作用:防反击、防信号干扰。在一般状态下,开关处于高阻态,雷击时,开关迅速改变成导通状态。
5、 有关16平方、6平方地线的问题:
平方一般指的是平方毫米,16平方是指铜线的横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那么其直径约4.5mm。其铜线需用多股的小铜线(约七股左右)捆在一起,因小股铜线之间有空隙,所以最终的横截面积要比16平方大一些,加上外面的塑料皮通常约为大拇指粗。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接地线应在16平方以上,电源防雷箱接电源时可用6平方的铜线。
6、 均压环的制作细节:
均压环采用3×30平方毫米扁平紫铜线(或铜线)环绕机房一周后与地网相连,扁平铜线是裸露的,在扁平铜线打孔,设备接地时用铜螺钉与之相连。
7、 在机房里安装防雷设备时,需要哪些零散配件?
铜开口鼻,铜螺钉,铜螺母,线卡,接线柱,铜垫片等等。
8、串联式电源防雷箱的优越性:
一、串联式与并联式安装方式的区别
前者串联在电路中,电源先通过防雷器再从防雷器连接到被保护的用电设备;
后者并接在被保护设备的前端,或并接于被保护设备的电源开关处,在安装使用上不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设计原理的区别
并联式是简单的一级防雷器并联在电源电路上,残压较高;
串联式是两级防雷器同时并联在电路上,两级防雷器之间通过电感耦合,使得前后二级进行能量匹配电感具有延时的作用,使得雷电作用的时间全部在通过防雷器的过程中消耗,在到达设备时已只存在一个很低的残压,不再影响被保护设备的工作。
三、防雷效果的区别
简单说串联式的防雷箱相当于两个并联式的防雷器还要好(同等通流容量)。并联式的电源防雷箱残压都很高,一般在1300V以上,串联式的防雷箱残压均小于700V。
四、那为什么不都采用串联式防雷箱?
(1)串联式防雷箱不宜用于第一级,只宜用于第二、三级;
(2)串联式防雷箱安装较麻烦,安装和更换均要影响用电设备的使用;
(3)串联式防雷箱对负载(功率)有要求,其输出功率不能超过其本身的负载能力。例如:KBT-P5000表示其保护的用电设备的总负载不能超过5000VA,特别对于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从保险的角度考虑宜采用多级的并联防雷器保护。
9、为什么要进行三级防雷
• 第一级防雷的目的:防止直接的传导雷进入 LPZ 1区,将上万至数十万付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伏
• 第二级防雷的目的: 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或限制到1500-2000伏,对LPZ1 - LPZ 2 实施等电位连接。
• 第三级防雷的目的: 最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伏以内,使浪涌的能量不致损坏设备。
是否必须要进行三级防雷: 不一定,应该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而定,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
三级防雷是因为
能量需要逐级泄放
传输线路会感应LEMP(雷击电磁脉冲辐射)
对于拥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三级防雷是成本较低,保护较为充分的选择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可能的地方,必须要进行CLASS-I 的防雷。 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会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仍然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了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超过15米)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
同样,经过了第二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的足够大,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因此,第三级防雷器到设备端的线路传输距离也不应超过10米,以避免LEMP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8/20us雷电波 和 10/350us雷电波的区别:直击雷的电流波是10/350us波形,经过电源线路传输时,线路的阻抗、感抗和容抗使得波形发生变化,逐渐变为接近8/20us的波形,同时感应雷的波形通常表现为8/20us波,因此对于不同的传输线路特性和传输距离,最终到达设备的电流波形会有所不同。因此会有10/700、8/80等等描述雷电流的方式。
上一篇:防雷技术讲解
下一篇:短波台站综合防雷方案